文明社会原理(15)
2019-01-03 07:28:33
  • 0
  • 0
  • 0
  • 0

第五节 文明人的基本特征

除了知道人有哪些基本需求需要由三大社会工具来满足,以及三大工具的正常运作需要人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之外,我们还必须了解一下这些活生生的具体的个人都有哪些基本特征,因为这些个人的基本特征也将对三大社会工具系统的运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第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任何一个人从自然人的角度来说,他的寿命无论多长,总是有限的;他的身体无论多健康,也难免不受天灾人祸的影响。由此就决定了,在由寿命有限的人所组成的三大社会工具系统内部都存在着一个 “再生”或“继承”的问题。而不同的继承方式,以及不同性格人的交接替换,将对三大社会系统自身带来不同的巨大影响。比如行政系统中的“人亡政息”、“一朝君主一朝臣”现象,市场系统中的财产继承制,以及理念系统中对死去的大思想家的本意不同弟子之间的不同理解,等等。

其次,同样由于生命是有限的,当一个人正处于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之时,他的心态,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会与其处在风烛残年之时有很大的不同。而如果他恰好处于某个社会工具系统中的关键位置,那么,这种不同也将对他所在的社会工具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任何一个人出生后都存在着一个学习、成长、成熟的过程,也都存在着由幼稚到成熟再趋于保守或固执的可能。所有这些,再加上继承的影响,无疑都将对由其所构成的工具系统产生影响,使社会系统在较短时段内(几十年)也会相应地表现出幼稚、成熟、保守等不同的特征(当然,社会工具系统在长时段内表现出上述特征则有其它方面的原因,我们以后在第十二章会提到)。

自然人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任何个人的能力、精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或者说任何人都有说错话、办错事、下错判断(尤其是对长远事物的判断)的可能,也都有力不从心、力不能及的时候。由此,任何一个社会工具系统,也就都存在着判断失误、决策失误的可能。换句话说,任何一个社会系统都面临着一个建立有效的信息通道和采用正确的分析处理信息及作出决断的程序,以尽量避免因信息不足或信息失真以及分析判断程序有缺陷从而导致失误的问题。当然,所建立的信息通道和分析处理程序的特征如何,必将对该社会工具系统的特性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第三个显著特征是,任何一个人,都有自我肯定的本能。而当他与别人或外界打交道时,这个本能就常常表现为“以己度人”和“先入为主”。这倒不是因为他有意这样做或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他只能这样做或必须这样做。我们先来看“以己度人”。例如,如果一个人自己从来就是一个只说真话的人,那他就倾向于判断别人也说的是真话;如果他自己就是一个爱说假话的人,他就倾向于判断对方也在说假话。可想而知,如果一个爱说真话的人和一个爱说假话的人相遇,两人之间的沟通就会出现问题。而如果这两个人碰巧是两个社会工具系统或两个不同文明社会中的关键人物,那么,这两个社会系统或两个文明社会之间的交往就容易出问题。[注④]

我们再来看一下“先入为主”。任何一个人,当他的头脑中一旦形成了(认可了)某种观念之后,再遇到其它不同的尤其是完全相反的观念时,他就会本能地予以反对。甚至当按自己的旧有观念去做事碰壁之后,他也会本能地先认为自己的旧观念并没有错,而是其他人在执行时出现了偏差才导致了碰壁。[注⑤]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推论,那就是三大社会系统都是由一个个单独的人组成的,因此任何一个社会工具系统也就都存在着“先入为主”和“以己度人”的特征。进一步地,任何一个类型的文明社会,当它和其它类型的文明社会打交道时,也都存在着“先入为主”和“以己度人”的“本能”。

最后,任何一个人,都不仅仅具有理智,还具有情感,并且情感容易出现过度反应现象。或者说,任何一个人采取行动,都不仅仅只依靠理智,有时还经常凭着情绪冲动。相对应地,任何一个社会工具系统也会出现情绪化、丧失理智的状态。例如9.11之后,美国打伊拉克,就有着意气用事的因素。而中国历史上刘备因关羽之死而执意要攻打东吴孙权,也是意气用事的著名例子。另外,情绪影响人们的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工具的行为)还包括多种情况。例如,在惊恐的状态下,人们也会做出许多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的误判和误动作。例如,1965年的“北部湾事件”,美军因在前两天曾受到过攻击,因此惊恐之中又幻想出了北越的第二次袭击事件,并最终导致了越南战争的进一步升级。

除了上面所说的几个显著的,能对社会工具系统产生直接巨大影响的特征外,绝大多数独立的个人还都有着一些其它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几点是:

1、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复杂的,往往有着相互矛盾着的心理需求和冲动。心理矛盾、内心冲突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经验。换句话说,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允许有两种或多种对立的愿望同时存在的(可看作由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内在心理需求和外在心理需求之间的对立派生出来)。

2、绝大多数的人在满足自己的三大基本需求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入奢易,入俭难”的现象。即,不断提升自己的三大需求程度相对容易,而一旦提升上去,再要降低自己的需求程度则难(这一特点是由预期能力派生出来,详后)。

3、最后,每个人的行为和他的心理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一种行为持续时间长了,内心中就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心理;一种心理持续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外在行为。例如,长期使用一种非常容易损坏或非常容易碰伤自己的工具的人,就会养成处处小心谨慎的心理习惯。

当然,以上所说的这些特点,也会对三大系统以及由三大社会系统所构成的文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个社会工具系统的行为中,也会产生左右矛盾、前后冲突的现象;以及任何一个社会系统都容易产生“八旗子弟”式的腐化堕落;任何一个系统的行为规则实施时间长了都会对该系统的成员心理产生巨大影响,等等。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